夫妻放弃二胎,该怪以自杀相逼的女儿吗丨凤凰知道

时间:6年前 (2018-02-25)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78

导读:



【导语】据媒体报道,武汉市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百般不愿意,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

新闻引发了持续的讨论,有网友斥责“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小女孩冷血,有人批评无条件妥协的父母家庭教育太过失败,更多的讨论则陷入多个弟、妹分家产值不值当这个“经济”问题。

那么,夫妇放弃腹中胎儿,该怪以自杀相逼的女儿吗?网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孩子的反应本不值得稀奇

一个13岁的孩子不喜欢孩子,可能有很多种原因。天生厌恶,生物本能地担心弟弟/妹妹争宠,青春期莫名其妙的小情绪,都可能让她对未出世的手足心怀敌意。而嚷嚷着要自杀逼迫父母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为了一个玩具都能寻死觅活的熊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所以要不要腹中胎儿,在没有现实政策的干扰下,无论是哪个角度看,决定权完全在于父母,更确切的说,在于母亲自己。笔者虽然没有生育的经验,但从和身边师友、长辈的交流中,从数不清的影视作品中,都有相同的感觉: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母亲保护孩子的勇气和决心,哪怕以生命为代价。

至于这对夫妻为何选择放弃,需要媒体报道补充更多的细节,包括他们要二胎的意愿到底有多强等等,而不应该草率归因。

生育在网友眼里完全成了数学计算

或许是深受TVB豪门争产剧的熏陶,许多网友自然而然的从经济角度考量问题。比如@宁财神就说:“你爸妈生一个弟弟/妹妹出来,是不是立即分掉了未来你继承家业的一半?”这有现实依据,据现代快报2013年12月的报道,初中生小美(化名)因爸妈生二胎,立刻离家出走,直到父亲签下法律文书表示财产一人一半,才恹恹回家。

网友“@留几手”显然厌恶这个分家产的调调:“才多大点岁数就开始琢磨父母遗产了,是丧失劳动能力的低能儿吗?为啥想不到有个兄弟未来还能一起照顾父母呢?”其实留几手的逻辑恰恰和宁财神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将生育和财产、继承、养老捆绑在一起。

在豪门,多一个子女,确实是遗产分配加一个分母的大事,但对于财产有限的普通人家,至于那么大影响吗?所以,这个思路虽然符合一般理性,但未必是事实。孩子的真实想法,内心世界,成年人往往是一无所知的。

说到底,生育成了算账,这笔账既受国家政策的限制,也受个人观念、家庭投资决策的左右。唯独最自然的、也是宝贵的人类生育本能已经被忽略了。

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生育的本能

在人类进化史的初级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存与繁衍,活下去,将生命延续给后代,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生殖力,生殖力不强意味着生产能力和战争能力的羸弱,意味着族群、基因在竞争中会被淘汰。因此繁衍作为第一要务,有了普遍的生殖崇拜。比如人们崇拜月亮,代表了对无穷尽的生命的追求。古代巴比伦神话中,月亮女神伊什塔尔离开人间后,大地上的所有人类和动物立刻丧失了繁殖能力和性欲,因为她同时也是生殖和性爱女神。

工业文明以降,西方社会率先现代化,营养和医疗状况持续改善,人口由农业社会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向工业社会前期(强制养老保障有效实施之前)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转变。

但自19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美国例外)突然转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横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前期的高生育率似乎戛然而止。(陈斌《超低生育率:西方文明的真正危机》)

主要原因之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国强制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生儿育女的投资意义下降,生育观念自然发生转变。人类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后,实际结果就是抑制了人类的生育本能。

与其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养个孩子,牺牲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生活品质,还不如享受快乐自由的一人或二人世界。许多人对丁克一族存有敬意,就是认为他们打破了人类自身繁殖欲的局限。

由此可见,制度、技术(避孕与堕胎)和观念的变迁,拥有了对人类基因和本能的强大的改造能力。

在中国,生育的意义长期被负面化

在中国,长期的观念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甚至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但在今天的中国,生育的意义早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中国自19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从制度上开始抑制人的生育本能。长期视人口增长为洪水猛兽,少生孩子多种树的宣传,让生育开始带有负面色彩。今天大城市对低端人口的排斥,延续着对生育的反感。

再者,新时代女性不再像过去一般禁锢于家庭。她们在平等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时开始视生育为负担,因为生育会明显影响到女性的事业。

今天她们经常是在父母的催逼下,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接受生育。在放开“单独二胎”之后,有一些女性提出质疑:“解放计划生育,却不解放妇女,这台生育机器前脚刚生完,后脚就要投入火热的生产工作。”

另外,人人致富为荣的社会心态,也抑制了生育本能。生不起,实际是不愿意降低生活水平。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认为,当家庭年收入破20万时,你可以骄傲俯视95%的中国家庭,可以在大城市要一个二胎了。也就是说,对剩下95%年收入不满20万的家庭,生二胎仍将是一个十足的经济考验。

别忘记,生育是人类文明于宇宙洪荒的终极意义之一

如今,低生育率已经成为西方文明的真正危机,中国也不例外。“单独二胎”政策意外遇冷,有专家表示,即使全面放开,甚至鼓励计划生育,也不会极大地促进人口增长。

人类对生育本能强而为之的抑制和改造,内蕴着一种毁灭机制,只要生育率持续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维持人口不增也不减的生育率水平),大衰落是必然,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很多人对中国当下人口问题忧心忡忡的原因。

生育不仅仅是一种“权利”,生育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生存、存在并传承你的基因。虽然生育未必是生命个体的终极意义,但从人类文明乃至宇宙洪荒的尺度上来说,生育是人类存在最大的意义之一。

许多关于动物繁衍的纪录片,毫不掩饰地诠释了这一价值观。比如《帝企鹅日记》,常常就能唤起笔者对生命繁衍力的惊叹。南极大陆每年三月便开始进入寒冬,并将持续九个月的时间。于是成千上万的帝企鹅为了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生存,不得不放弃海里的悠然生活,冒着昏天黑地的冰风暴,踉踉跄跄、如婴儿学步一般地穿越南极大陆。白天越来越短,气候也越来越恶劣,雌性企鹅会停下来一段时间,小心翼翼地将蛋产于双脚之上,以免冻土将它过早扼杀。之后,精疲力尽的它还不能休息,必须要立即启程返回大海寻找食物。而企鹅爸爸则会留下来保护那些珍贵的企鹅蛋,它们将蛋孵在自己的脚掌上面以保持温暖,等到小企鹅出壳后,它们又要提供第一口食物。经过多个月的觅食,企鹅妈妈终于回来与家人团聚,接着与爸爸身分调换,妈妈来照顾孩子、爸爸则出外觅食,他们会轮流工作,直到小企鹅长大后,一群帝企鹅又再次长征,返回家园,待下一年继续另一个新的旅程。

生育和抚养一只小企鹅,其难度之大超过人类的想象。这些企鹅为了生命延续表现出了不为人知的坚强。

每每看到这样的片段,笔者都会拷问自己:生育乃至生命的本身意义到底是什么?

======割割更健康======


这可能是史上最深井冰的官微了,不信你就关注一下。

点击页底“阅读原文”↓↓↓,移步凤凰新闻客户端,乐享更多精彩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