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生二胎?请你先做好这件事

时间:6年前 (2018-03-01)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483

导读:

自从开放二胎政策以来,很多独生家庭都趁着这个大好机会为自己的小家庭添丁加口了。

也是,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多一个孩子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是负担,而且只要想想,家里又要多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宝宝,就感觉特别幸福。

雯雯也觉得,多一个宝宝,能够为家庭带来更多活力和欢笑,让孩子们不再孤独地长大,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呢!

不过,亲爱的爸妈们,你们真的做好了让二宝来到世界上的准备了吗?

我相信很多父母一定从各个方面都做好了准备——毕竟一个孩子的到来不是小事,作为家长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准备肯定十分用心,并且同自己的大宝做好了思想沟通,让他接受自己即将成为哥哥或姐姐的事实。

但是这样就够了吗?

我要在这里慎重地说——远远不够!

为什么呢?

因为哪怕做好了一切准备,家里的大宝却是一个最大的变数!

小朋友心性不定,都是善变的,一旦他发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自己并没有得到父母之前保证的宠爱,他就一定会生气、会哭闹、会把一切都变得一团糟!


举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

上海的董小刚一家,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拥有两个可爱的小姐妹,姐姐叫小米,妹妹叫纳米,听上去是不是十分美满幸福?

可事实上他们的生活用鸡飞狗跳都不足以形容了。

四位家长每天的时间全耗在了哄小姐妹哭闹上,姐姐对待妹妹又脾气暴躁。总是这一个好不容易哄完了,那一个又闹起来了,弄得大家每天疲于应付,简直心力憔悴。

这个家庭一直处于这样的困境中,但是他们却没有突破困境的办法,直到育儿师兰海老师的到来。

那么兰海老师在通过短短一天的观察之后,发现了什么问题呢?

WTF?!

有没有家长对此十分不理解?

孩子大哭大闹不是因为孩子小不懂事吗?关我们什么事?怎么要负责的反而变成我们了?

那我们想一想,在要第二个孩子时,我们有没有对大宝提出这样的要求:

弟弟(妹妹)很小,你已经是哥哥(姐姐)了,以后要让着他哦。

以后你就是家里的大孩子啦,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呀。

有了弟弟(妹妹)以后,就不可以再捣乱调皮了,要给他竖立一个好榜样。

这些话,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呢?

这些话完全忽略了一个孩子应该有的成长过程,在二宝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逼着大宝在一瞬间要长成大人了。

五岁的小米不管在玩什么,只要妹妹想要,她就必须要给出去,不然就会受到所有大人的指责:

这样的事情一天要发生很多次,小米没有一点权利,她被要求无私的、友爱的去对待自己的妹妹纳米。

然而小米对于这种要求十分愤怒,她爆发了,她愤怒地喊出了“我不要纳米!”并且做出了攻击姿态,雯雯毫不怀疑,如果家长没有及时拉开,她就一定会扑上去把纳米打一顿:

不难想象要是没有有效的干预手段,这对小姐妹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看到这里,我们是该指责小米的不懂事,还是应该如同兰海老师所说,认真地思考一下,家长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作为更大一点的那个孩子,被要求更懂事更容让小一点的孩子,其实并没有错,但家长在执行的时候,用错了方法。

大家有没有觉得兰海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小米在这个家庭里成了最孤单的一个,他被所有的家长孤立了。

家庭本就该是一个整体,为什么要因为一个新成员的到来,就强行要求区别对待呢?

小孩子没法理解那么多道理,在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宠爱时,他就会直觉地采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只要哭闹,大人就一定会注意到他。


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建立自己的“规则”

在以前,很多家族都有所谓的“家规”,尤其是那些书香门第,“家规”被作为家族立足的基础,往往是镌刻在石碑上世代相传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族的观念渐渐淡了,小家庭的概念开始兴盛,很多东西也被做为糟粕丢弃了。

但是“家规”绝不应该被丢弃。

“规则”是一切事物运行的基础,不论是宇宙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应该有一个行动的准绳,让它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比什么办法都有效!

兰海老师在处理董小刚一家的问题时,她并没对任何家族成员进行教训,她做的第一步,就是请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建立“规则”。

建立起的“家规”,被记录下来挂在墙上,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做得好该怎么表扬,做得不好该怎么处罚,都条理分明。

它的效果被录像机十分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家长们严格执行“家规”,态度保持一致,在规则的约束下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条理走上正轨;

小米得到了她应该得到的尊重和权利,也在犯错误时得到了应该受到的惩罚;

在规则中,家长们学会了如何公平地对待两个小姑娘,小米学会了怎么去分享自己的玩具,如何与妹妹合平共处。

这个家终于不再终日吵吵闹闹。

友爱和亲情,对孩子来说都是需要学习的,只有在有序平稳的规则下,他们才能慢慢明白这个道理,而不是靠我们口头的几句话,就指望他们明白。(家长们一致的态度至关重要!)


教会孩子犯错后如何反思

雯雯觉得在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是如何对犯错的小米进行“惩罚”。

通过观察,我感觉这并不是“惩罚”,而是一个教会孩子如何反思的手段。

这个手段的名称叫做“反思凳”。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道具,我查了一下,这是一种源自国外的教育小技巧,我们都知道,国外平均一个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可是很多的。

怎么管教小朋友们呢?

就靠这样一个“反思凳”。

虽然它的主要作用是要孩子“反思”,但在坐上去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家长警告犯错的孩子,并认真向他解释他错在哪里,然后再要求孩子坐上去反省。

坐上去的时间同孩子的年岁相当,也就是孩子几岁就坐几分钟。

等时间到了,家长要再次向孩子解释他的错误,在听到孩子道歉以后,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并表示相信他不会再犯。

听起来很简单,并且很让人怀疑它的有效性,对不对?

但在查过大量资料后,雯雯发现它确实有效。

它有效在让家长面对犯错的孩子时,能有效地阻止家长随意发火并以粗暴的手段解决问题,让家长能在理智的控制下清楚告诉孩子为什么他错了。

有效的前提是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时一定要坚持原则,既不要妥协也不要随便发火!

只有家长做到了孩子才能做到。

这样的小米和纳米,是不是也能让你会心一笑?

当然,对于独生孩子家庭,这些技巧也是同样适用的。

雯雯十分欣赏这套小技巧,并将它推荐给了为肉肉日益调皮而十分烦恼的肉肉妈!

你们不想试试吗?

文章内容系村长讲故事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