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生二胎的中年妇女已经成魔了

时间:6年前 (2018-03-02)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736

导读:


[ 点击上方蓝字加关注,育儿路上不迷路 ]

妈妈就是好老师公众号:数万妈妈学习平台,育儿问题交流,睡前故事资源,资深童书编辑经营,育儿理念更新分享。关注后回复“1”,可以得到育儿精华和目录。回复“音频”,可以得到所有的睡前故事。回复“英文童谣”,获取英文童谣合辑。回复“托马斯”,可以得到托马斯故事合辑。回复"卡梅拉”,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卡梅拉”故事合辑。回复“鲁滨逊”,可得到“鲁滨逊漂流记”全集。回复"吹牛大王”,可以获得“吹牛大王历险记”全集。回复“爱丽丝”,可以获得“爱丽丝梦游仙境”全集。回复“小王子”,可以获取“小王子”故事全集。

欢迎关注亲鱼的另一个公众号

二胎妈妈的旅行圣经

典型旅行控带娃旅行的经历和攻略分享
带娃走天涯,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技巧
长按下面二维码加关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描述了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中国,为人父母正应了这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爷爷辈的那一代,穷困潦倒却随便生。生了一茬又一茬之后还遭遇了各种天灾人祸,日子很艰难,可以说是“劣生劣育”养大了一代人,真可谓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爹妈那一辈,只让生一个,就一个孩子那肯定娇惯着养,加上条件逐渐好起来了,孩子养得肥头大耳,爹妈全部心血就倾注在一个娃身上,几十年如一日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就是我们这一辈了,赶上好时候,国家开放二孩了。其实双独一直以来都允许生二娃,2013年又开放了单独二娃指标,只是这一届70、80后普遍觉悟不够,积极响应的并不多。自从2017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之后,轰得一下!突然间,中年妇女们肚子都挺起来了。


看来喜欢生孩子这件事还是遗传基因驱使的,父母不是独生子女的,往往更喜欢再多生一个。不过好多80后思前想后仔细一琢磨觉得还是不行,造孩子就三分钟的事,养孩子可是扒皮抽筋的事,一个孩子一不留神就把全家从中产砸到贫困人群里了,还把老大也给连累了。这头还没琢磨清楚,那头啪地一声惊雷,二娃说来就来,暮然回首那娃就在灯火阑珊处。

全民开放生二孩之后,最开心的人是谁,大体分为四种:


1.首先是七大姑八大姨们。以前逢年过节每次问:有男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啥时候要小孩?三个终极问题之后,我们婚也结了,孩子也生了,她们再也没什么好问的了,只能尬聊些保健养生社会热点小区八卦之类的。

现在好了,每次见面终于有了新话题:什么时候生二胎?她们就喜欢拿这个话题当乐趣,反正不用自己生自己养,图个嘴炮乐呵,毕竟那一代人从小接受保守教育多了,现在一有机会就会把“找对象”、“结婚离婚”、“生孩子”这种“不健康非主流话题”拿出来调戏晚辈。


2.第二开心的是家里不差钱更不差人带孩子的富裕家庭,尤其是爷爷奶奶就是暴发户,爹妈就是富二代的那一种,家里保姆就有三个以上,孩子只管生不管带,读书好不好压根无所谓,反正光继承遗产就够再生一窝的了。


3.第三开心的是苦于自己强大的优质基因无人认领的,尤其是第一胎就表现出优秀基因遗传特质的,恨不得马上再生一个更优秀的,以延续香火,希望等自己老了之后,一屋子精英孩子精英孙子绕膝而座。


4.第四是老思想的,第一胎是女儿想要个儿子美其名曰“不多生几个将来没人养”的老思想驱动者,或者“老了生病多一个孩子分担负担”的超现实魔幻主义执行者。

现在马路上越来越多的中年妇女一手拎着熊孩子,一首抱着小熊孩子,一家四口在快餐店里因为管不住老大又嫌老二太黏糊而乱成一团的其乐融融场面经常感动中国。

不光这些,第一批生二娃的中年妇女们还有更多魔性的生活方式。


1. “要生的不带,要带的不生”的魔性二娃

我认识一个妹子,生了一个女儿,自己一天都没带过,都是婆婆和老公带。二孩政策一出,她吵着闹着要再生个,美其名曰要给婆婆家“添个男丁”,没想到婆婆和老公坚决反对。

另一个女的,自己一个人把儿子从出生带到上小学,婆婆天天催着她再生一个,她是宁死不从。

虽然是鲜明的对比,但可以总结出共同点:要生的都是自己不带的,要带的都是不想生的。可谓是“汝之蜜糖,吾之砒霜”。每一个二娃的出生,几乎都是建立在有人乐意有人不乐意的基础之上的。这孩子,比头胎的魔性大得多,全家人也因为有了他而更加魔性了。

家里一有啥鸡飞狗跳,就赖在主张生二娃的那个人头上。比如大宝生病了全家忙不过来的时候,大宝要送补习班全家人兵荒马乱的时候,大宝把二宝传染了跑一趟医院得三个以上大人跟着得时候,俩孩子打起来一轻伤一重伤的时候……恨不得把二娃塞回肚子去,怀念当时的大娃还是那么得天真无邪可爱纯真,当时的全家人还是那么得从容淡定有条不紊其乐融融……

2.什么都得换

首先是房子太小了,生个二娃不是多了一个人,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必需得请来父母或者请个保姆。家里一下子拥挤了,房子到底是换还是不换,一考虑就一两年过去了,看中的地段又涨了一百多万。

其次得换车。不换一个七人座保姆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俩娃。同时还得再买一辆通勤车。保姆车带孩子和全家出行,通勤车平实上下班专用。每天回家抢车位的工作难度X2了。

比换房换车更辣手的是换生活习惯。要知道好多妈妈生二娃之前都对老大签过保证书:“生了老二之后,也永远第一喜欢你”并按了手印。现在对一个孩子说话之前,先要考虑到另一个孩子的感受。调节纠纷之前,先要开展全面调查探寻蛛丝马迹挖掘前因后果不能误伤也不能偏袒。买两块蛋糕不能一大一小,买两件衣服不能一个贵一个便宜。抱着二娃的时候要对大娃甜言蜜语,陪大娃做功课的时候歇斯底里的声音要尽量压低免得对二娃造成心理阴影将来厌学……就这样,大娃一有个不开心,妈妈就开始担忧了:这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了?

公平对待是相当有技术难度的,大多数二娃妈同时带俩娃的时候都特别魔性,一人分饰两角,小甜甜喝牛夫人轮流替换。刚拍着桌子对老大喊“这题讲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做,你上课有没有在认真听啊!”回头脸唰地一变:“哎呦宝宝这么乖呀自己会喝水水了呀!”再一转头“你把这几个写错的词每个抄十遍,我不给你签字找你爸签去!”又一个回眸“乖宝宝不要吃手手哟~”……


3.幼儿园父母老龄化

二孩的妈带着小的去幼儿园报道,妈妈们之间的面相几乎能差半代人。年轻的才20出头,年纪大的已经40多了,都不知道该叫姐姐还是阿姨。

班里要搞个演出什么的,年轻妈妈教孩子唱的都是什么易洋千玺的离骚,老龄妈妈们教的还是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同一个班里三岁小孩之间都有代沟了!

但老有老的优势,幼儿园要做手工,做家庭作业,准备个花花草草小鱼小鸟,中老年妈妈都特别有经验,完全不慌,兵来将挡,胸有成竹。

过不了多久,只见幼儿园的中老年妈妈们开始扎堆探讨人生了,当年轻的妈还在担心宝宝吃东西不洗手、冬天不肯穿秋裤怎么办的时候,中老年妈妈们却在讨论奥数技术哪家强,小升初策略谁更高,美高学校好不好了。家里大宝处在人生转折期呢,这种幼儿园的小娃娃算个啥,就是顺带着养养的。


4.死要面子的相亲相爱

但凡俩娃岁数相差2岁以上5岁以内的,都是在家水火不容,出门相亲相爱。别人不明真相地一看说,哎呀你真幸福啊,两个孩子这么好,你一定很省心吧?

天晓得后台是多么凌乱。

大宝是姐姐的,男二宝整天被打扮成小公主。

大宝是哥哥的,女二宝成天拿着奥特曼和宝剑到处厮杀。

妈妈给二宝穿大宝的衣服,大宝会生气,二宝会不服。

一个会借口另一个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从而讨来自己想吃想要的东西。

俩宝打起来天天有,但万一友好相处起来说不定更可怕,他俩会一起鬼鬼祟祟玩“藏宝藏”游戏,把爹妈的钥匙啊钱包啊什么的藏到自己一定能忘记的地方,然后都说不知道。

为了照顾小的,大的学习没空管了,自生自灭。

为了去给大的开家长会,小的交给爸爸带,自生自灭。

带个娃带得接近疯魔,出门时还要努力做出一幅一家人特别温馨和谐的画卷。

京剧行当里有句老话:不疯魔不成活。这是一种痴迷的境界,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却自我。那些生二胎的家长们,没有一个不是深受其苦却又乐在其中的,这可能就是疯魔的典范吧。


-END-

  亲  鱼

世界媒体500强童书编辑

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

亲子阅读引导师

5岁宝妈

旅行控

正面管教是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之后,使他们的行为更加愿意贡献、合作、配合大人。从而衍生出的副产品是:孩子看起来更加听话了。
美国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提倡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
-基于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
-简•尼尔森和琳•洛特创建的家长培训体系
-52种沟通工具和方法

-互动“体验式”教学
此次课堂共18课时,每天6个课时,3天完成,让家长用心去体会,而非用脑来学习,从中领悟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培养孩子以下7个方面的能力: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
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
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培训对象:
0-18岁孩子家长
培训时间:每个月均有课堂,请长按上图二维码具体咨询上课时间。地点在北京蓝旗营天堂咖啡馆(近北大东门地铁站)。

咨询电话:15652256330或者长按上图二维码加微信了解。


正面管教亲鱼课堂之学员反馈:

大宝妈

男宝,孩子年龄5岁

Top Card:老鹰

“正面管教的书我买了,也读了,但只让自己陷入‘我是个不称职的坏妈妈’的自责中,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焦虑与面对孩子的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管孩子了,更怕已经对孩子个性发展造成了潜在伤害。
幸好,这次参加亲鱼的‘正面管教’课堂,获益匪浅。

我觉得这个课程最特别的一点,所有的道理不是讲师说出来的,而是学员自己感受出来的。在第一节课,当扮演‘孩子’的partner被我吼到满脸惊恐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从而促使我把控制情绪作为首要问题去改善。按照亲鱼教授的方法,一周内,我只对孩子发了一次脾气。孩子和我都度过了轻松愉快的一周。
课程内容看似松散,却又前后呼应衔接,角色扮演游戏似的活动中,让每名参与者都沉浸其中。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问题,但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每个学员又都是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大家都放下了顾忌,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中,这样的学习过程真的很愉快。”

巴西爸爸
男宝,孩子年龄3.7岁 
Top card:海龟

参加过几节正面管教课堂后,我对这个课程有以下两点体会:
    第一是强调体验,对于语言表达来说,因为每个人经历不同,理解也经常很大差异,而正面管教强调进入情景体验,这是要求父母从小孩子的角度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从而可以更加真实的了解小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把孩子的不当行为或者习惯看成病症的话,情景体验就像是诊断,而且这个诊断更像中医的方式,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查找病症的本源。
    第二是从心出发,孩子的表现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更大的部分其实是在孩子的内心,孩子年龄小,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算是能够表达,又因为语言的局限,父母也很难全面理解孩子。所以即使父母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的表现符合自己的意愿,却未必能表示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内心世界。正面管教正是要求通过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基础上给出教育方案。
    事实上这个课程不光是针对教育孩子,就算是父母也能从这个课程中学到更多的为人处世之道。

紫藤
男孩,孩子年龄3.7岁
Top card:变色龙

拉老公一起学习正面管教  当初跟他讲不明白为什么要一起去听课, 只是简单的感觉有益无害。实际上课看来是受益终身了,所以这期间一直坚持每节课必到 ,生怕错过某一个点。
 其实从中对照自己生活中管孩子的日常行为  还是深感小骄傲的。 原来自己平时的部分行为还是满正确的 ,只是没有对应上相应的道理。
有时候教育孩子只简单的知道对与错,但方法欠缺,上课过程中 ,老师不是灌输什么道理, 而是让自己在角色扮演中去体会和剖析,并把每个人归类, 这样更能看清楚自己同时也能设身处地地知道他人的想法,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以前我总喜欢强迫别人按着我的逻辑去想和做事  。听课学习后 ,我慢慢地会改变自己 ,学会理解别人的做法了。
其实这个课让人学会的不只是如何教育孩子,还有与家人的相处,跟老公的关系也变得遇事不是去争吵 ,而是理解他的行为,并把重点放在寻求解决办法上。
                                                     

欲了解“正面管教亲鱼课堂”,请点击“阅读原文”!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