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惊吗?大学女生一成曾怀孕,超三成遭性暴力或性骚扰

时间:6年前 (2018-03-05)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332

导读:


这样的社会新闻你可能不陌生:90后少女宿舍产子,花季女生不知怀孕以为是发胖,少女在私人诊所人流手术失败无法再孕……




昨天,《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现状调查报告》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举办的2016年世界避孕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发布。报告发现,超过一成的女生有过怀孕经历,超三成大学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骚扰↓↓


两成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


调查显示,现在有20.3%的被调查的大学生曾经在校发生过性行为。已经发生过性行为的调查对象当中45.6%在11-18岁之间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男性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28.4%,显著高于女性的14.9%。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占全部被调查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的15%。但是在大四的学生当中,这一比例就显著提高到了43%。


10.1%的女生有过怀孕经历


调查发现:10.1%的女生有过怀孕经历,男生中11.8%曾造成对方怀孕。报告自身或伴侣有过人工流产经历,占发生过性行为的调查对象的9.9%.其中,有“重复人工流产”经历的约占四分之一,7.8%曾经历“3次以上人工流产”



按性别分调查对象有(致使)过得怀孕经历比较


在流产方式的选择上,61.4%选择前往正规公立医院进行流产手术,29.4%选择了正规私立医院,但也有小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小诊所(6.1%)甚至自行服药(7.2%)。在流产方式的选择上,近七成(67.5%)的人群选择了无痛人流。


超三成在校大学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骚扰


调查显示,35.1%的调查对象曾遭遇过基于性别的性暴力或性骚扰。从性别区分看,34.8%的女性曾遭遇过性暴力或性骚扰。可能会令不少读者意外的是,男性人群中这一比例也高达35.6%。


在男、女大学生人群中,性骚扰或性暴力的实施者构成略有不同。对于女性而言,实施者主要为男(女)朋友(25.6%)、同学或朋友(21.1%)、陌生人(19.6%)和网友(13.8%);而对于男性大学生而言,性暴力或性骚扰的主要实施者为同学或朋友(38.9%)、男(女)朋友(25.6%)和网友(6.7%)等。




看完以上这些数据,你的心里有何感想呢?

据统计,我国10-24岁青年人约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大幅度提前,无论是性知识,还是性道德,我国青少年都亟须加强健康性教育。那么该如何加强青少年性知识、性道德的教育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冯雪妮建议:


1

要端正对性的健康认识


既然性对于人类不可或缺,回避不现实,就要勇敢地面对,把正确的性知识、性道德传递给青少年,使他们能够懂性知识和性权利,从而能够健康、合法地享受性行为,又不至于受到性伤害。其次是要全员动员,家长、学校、社会都要重视性知识、性道德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就受到健康的正面性教育,以利其身心健康成长。




2

将“恋爱”变为“练爱”,教孩子学习爱的能力


恋爱困扰着很多青少年。“喜欢一个人没有错,青少年朋友不要对自己的感情有犯罪感,对异性有好感,正如种子要发芽、长枝、开花、结果一样正常。但是表明心迹,最好不要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冯雪妮说,她通常会建议青少年将“恋爱”变为“练爱”,即两个人在相互欣赏、相互陪伴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练习爱的能力。即练习爱的表达能力、承受爱的能力、拒绝爱的能力、分辨爱的能力、承受爱的挫折的能力和保持爱长久的能力。“爱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一种能力,青春期异性间的情感,是最单纯美好的,在‘练爱’的过程中,只要完成以上任务,就是成长!”


3

相互理解安度心理断乳期


很多父母反映,每次自己想与孩子沟通时,孩子总是一句“没什么”“说了你也不懂”就把自己打发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了,因此对孩子的很多行为很不放心。那么,遇到孩子的心理断乳期,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受到尊重时才会真心与父母沟通;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所以父母说话时的语气就变得十分重要。”冯雪妮说,当孩子不开心或犯错时,表示出你对他的理解、对他的担心,就够了,当孩子情绪宣泄出来,感到被父母理解、接纳和认同后,他才会信任你,才听得进你说的话,才愿意跟你倾诉。


其次,批评时,多做建设性批评。例如,批评孩子睡懒觉的行为,建设性的批评可以这样:步骤1,说事件:今早你起晚了,没吃早餐。步骤2,说感受:我很担心,你这样会伤害身体。步骤3,说期望:我希望从明天开始,你每天吃早餐。步骤4,说好处:我相信,这样一来,你就更有精神,长得更高。


“在批评孩子、给予孩子建议时,多提具体行为和期望,在鼓励孩子、表扬孩子时,多提人格特质和具体行为。”冯雪妮建议。




4

要正确看待心理咨询


传统思想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人都是有问题的。冯雪妮介绍,几乎每个来访者(包括青少年朋友和家长)都认为,被咨询的那个人,才是有问题的人。而事实上,问题的出现,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个问题是一个能量场,每个人都是它的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我们从自己开始行动,会大大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心理咨询也一样,很多问题不能通过一次就能解决,而是需要连续几次咨询,甚至更多方能见效,这个过程需要青少年有耐心、有毅力,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唯有正确看待心理咨询,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心理困惑。




提示:点击标题下方“骈邑女性”或搜索微信号linqufulian或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回复我们。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