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耳朵真的会怀孕?

时间:6年前 (2018-03-05)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815

导读:

你听见风吹过草地的声音由远而近,一片枯叶落下然后破碎,乃至远巷中的隐约犬吠。在深夜灯红酒绿的热闹褪去后,抛开视力的干扰,这一刻又都出现在眼前,清晰可闻。

除了画面,我还能用声音,替我说。

这里是「读懂自己」,主题系列第2期。


没人能否认人类对视觉的依赖,我们通过双眼认识这个世界,描摹出山峦的轮廓,辨别出花红与草绿。

因为可以看见,我们有了安全感;因为可以分辨,我们有了美与丑的概念;因为可以认知,我们区别于动物,不断地学习成为万物之灵。

眼睛是串联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纽带。

当你看久了惯常的风景,难免心生厌倦,我们平凡而疲乏的生活中需要一点调剂,颜色的纷繁、视线的交错,视觉上的冲突,恰恰可以满足我们对这种刺激的渴望。它们是广告中破碎成千块的玻璃,是电影里狂风夹杂着暴雪的山谷呼啸,也是苏轼笔下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遐想。

通过这样一个个人为构筑的视觉画面,我们能够去体验那些波澜起伏,以视觉体验经历那些不曾拥有的瞬间,最终唤醒我们内心的触动。人们用双眼去探索眼前世界的辽阔,但却忘记耳朵也是聆听身边世界的一种方式。

没有了画面,陷入黑暗是一种惊惶无措,而没有了声音,万籁俱寂一样让人感觉可怖。

国内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海报

当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时,所有的默片黯然失色,人们对此惊奇不已,交口相赞。而如今看电影人们只关心是3D、4D还是巨幕,是否是立体环绕声反倒显得无足轻重起来。

那些鲜活而跳跃的每一帧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而同样精彩重要的音效,往往被掩盖在酷炫的3D特效之下,成为了画面的陪衬。

没有雷鸣的雨夜不足以失眠,而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同样也感觉不到风驰电掣。视觉占据了人们主要的注意力,而以伴随形式出现的声音,往往成为了画面的妆点。

人们对听觉习以为常,但这并不表示它毫不重要。


以视觉艺术为主导的展览

当我们谈到艺术,眼前会浮现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还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提到艺术品,我们的第一反应无一不是以视觉形式呈现,似乎艺术已经被狭隘地定义在了视觉审美体验的范围。

贝多芬乐曲的悲怆和巴赫指尖巴洛克式的华丽,无一不足以称之为旷世经典,但人们听之却往往只冠之以名曲,仿佛听觉上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毫无关系似的。

不知何时开始,艺术品都被纳入可以被“观看”的范畴,视觉艺术主导了市场,听觉与外部的联系被切断,显得无足轻重。

偶有年轻艺术家尝试,运用于视觉思维的创作,也只是作为辅助,以听觉为独立元素的作品凤毛麟角。

能够被观看,才有了真实感,能够被听到,却有点虚无缥缈的意味来。


事实上,声音从来都不只是画面的附属品


《a voice-over of the dirt》,本片由预先录制的声音、在北京大霾下的演员即兴表演组合成(2015) 陈熹&Kyle Skor

在过分重视视觉体验的今天,我们摘去声音,得到的是一种类似黑白的默片的图像,而移除掉视觉后的声音反成为了一种洞察的深刻。

听觉的表达力,有时候远远比视觉生动。


声音艺术不该只是寂寞的日本噪音的余味,稀拉聒噪后的终极废墟,声音拥有你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单一声明》,框中笔记本, 新闻纸,哼一个动物园,言语录音 (3'23'' 循环),耳机,架台(2011)

从黑胶到CD再到现在的mp3格式,声音的载体正在不断地变小,变得便利化。追求高清和质感,老式的唱片,在粗糙不平间摩擦发声的喑哑似乎已经成为被博物馆典存的稀罕物件。

这种由摩擦的不规则和偶然产生的声音结果在这个整齐划一的数字化时代显得格格不入,但这种偶然性又让人着迷。手、长钉、铜板与电路,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在空气中摩擦和震动,断续连接就创作出了这样一张独一无二的“唱片”。

不追求完美与精致,铜板与长钉之间的的不纯粹和不均匀的存在,才有了音调的起伏变化,组成了这只独一无二的乐曲。

《唱片》,干刻铜版画/声音装置,17 x 10 in. (2012)

唱片的意义不止是记录,更重要的传达创作者的情感。当你能够参与到创作当中,无需一首很漂亮的曲子,你就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在这个专辑开始以数字化和U盘发行的时代,中古商店二手CD的贩卖却持续走红。声音是那么脆弱,似乎没有实体的存在,声波便可能随时从我们身边消失。

我认识的一位主持人每个月花三千块租一间房子存放那些艺人歌手送他的CD和唱片,屋子的光线和温度都要严格控制。

他说每一片CD都是歌手和他分享的故事,在他开的餐厅里还能找到早年任贤齐的黑胶唱片。

尽管已经不能播放,但那张胶片永远都在无声诉说小齐哥红遍大江南北的曾经。


有时候,声音的力量甚至不需要通过发声这样的形式来表达

放大是为了区别于存在的其他同类,将一种声音放大,是为了把它从环境当中突显出来。但是当放大的对象是无声,被放大的静默沉淀出的是另一种震撼。

《大提琴》,合板,基柱,无缝循环影像投影,杉木(2011)

承担震动放大声音的大提琴桥被孤零零地展示,背后是一位拉琴少女的孤独背影,而她琴弦上的音符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缺乏必要的媒介,你拼命努力也无法得到一个想要的结果,但这不能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这种无声的放大显现出的静默和孤独超越了声音本身,更像是一种仪式性的陈列。因为无声,所以不存在曲终的那一刻,同样也因为无声,这首曲子被永远定格在了未完成式。

无声,有时候比有声更有力量。


框中笔记本,新闻纸,哼一个动物园,言语录音 (3'23'' 循环),耳机, 架台(2011) 童义欣

当各种画面充斥着你的脑海,花花绿绿的纸片贴满了桌边,手机屏幕与站台灯板闪烁吸引着你的眼球,你在视觉漩涡里沉沦,感觉困倦茫然,不知所措。

闭上眼睛,让那些企图抓住你眼球的视觉冲击先飞一会儿。侧耳倾听,感受空气中声音传递的讯息。

比起视觉,声音才是无时无刻不伴随我们的存在,当你闭上眼睛休息的那一刻,耳朵依然处于警觉之中。

当无数画面像潮水一般褪去,你便会发现声音的永恒。

声音不止是视觉之外另一种感知的可能,也不应仅仅只局限于呈现自身潜隐的媒介形态,声音应当以自己独立的姿态,去重新定义,去编织成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普遍方式

这次就闭上眼睛,还原聆听,给声音一个感动你的可能。

  泛声考  

  AN ALL-ENCOMPASSING ALL SOUNDS  

时间:2016/09/29 - 2016/10/3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泛声考”,是这样一次充满实验意味的召唤,搜寻及揭示艺术家相关的创作行动。更将艺术的视界投向世界的广阔范域,在真实的运动之中探寻视与听、主体与客体、乃至万物相关的普遍网络。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