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怀孕有关的一切“可以”与“不可以”,让科学来告诉你答案

时间:6年前 (2018-02-01)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9

导读:

怀孕对于每个女性来说,都是一件不寻常的大事,从知道自己有了小宝宝那一刻起,准妈妈就得开始考虑方方面面,怎么吃怎么穿怎么住怎么行……都会伴随着一堆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会得到确切的回答,有的答案却是模棱两可。


一位较真的准妈妈琳达·格迪斯不满于各种相互矛盾的怀孕建议指导,于是走上了自己的文献翻找之路——谁让她是英国著名科学杂志《新科学家》的新闻编辑和报道记者呢。



在前后孕育两个孩子——玛蒂尔德和迈克斯——的过程中,她还生产了另一个“宝宝”,也就是Bumpology: The myth-bustingpregnancy book for curious parents-to-be这本书,最近果壳阅读翻译出版了它的中文版,叫做《怀孕中150件需要科学对待的小事》,解答了包括“准妈妈的饮食会影响宝宝的口味么?”“孕期压力过大是否对宝宝有害?”“陪睡对宝宝有利还是有害?”“宝宝什么时候有自我意识的?”在内的150个问题,译者是科学松鼠会成员圆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神经学博士,也是两个娃的母亲。



今天的文章来自本书的序言部分,这本堪称市面上最靠谱的孕期/哺乳期问答书究竟是怎么“孕育”出来的?一起来看看吧。

文/琳达·格迪斯

译/圆儿

 

第一次怀孕的时候,我对那个在我肚子里的小家伙充满了好奇和疑问。我依然记得12周B超检查以后自己对那个小虾米般的宝贝(那是我觉得她已经展现出无比的智慧了)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她能辨别出我是在坐飞机,还是在游泳,抑或是在睡觉么?她能品尝出我在印度餐馆吃的咖喱鸡么?她能知道现在是晚上么?或者能记得我在游乐场坐过山车之后的眩晕么?



与此同时,我被各种相互矛盾且与常识相悖的孕期建议包围着:能吃什么,喝什么,锻炼什么……在网上准妈妈论坛上转一圈,我发现其他的妈妈们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往往是道听途说来一些无法让人满意的答案。


作为一名科学作家,我以满足好奇心,揭露隐藏在谣言、惊人的报纸头条和官方指导背后的真相为己任。这就是写作本书的初衷。它源于我第一次孕晚期时为《新科学》杂志撰写的14条博客,之后的两年半内逐渐发展成这本关于怀孕、生育和新生儿的科普读物。


在怀孕期间,我和我的“孕友”发现始料未及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当预产期逐渐临近的时候,我们的顾虑和担心也逐渐转化到生产本身,问题更是逐渐增多。


这还没完。当我们的女儿玛蒂尔达出生以后,一个全新的世界摆在我面前。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之后,我开始好奇,婴儿们是否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婴儿们早期显现的性格是否会陪伴他们一生?当女儿尿布鼓胀的时候,我在想婴儿大便里的菌群是如何活动的。当女儿开始走动起来,开始发育语言能力的时候,我很想知道何时她的长时记忆会萌芽,何时她的同情心开始滋长。


其实,人类已经了解了大多数答案,只是它们被埋在厚厚的科学期刊中,或者隐藏在学术圈里。只要深挖就能找到答案。



当我刚刚开始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又一次怀孕了。这次和上一次完全不同。我发现,研究的越多,自己第一次怀孕所听说的种种越不靠谱;有的更是完全错误的信息:比如说如果我要求无痛分娩的话,我更有可能需要剖腹。


我甚至有些愤怒了。每一周,孕妈妈都会遇到值得担心的新状况。准妈妈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会增加婴儿肥胖或者糖尿病的概率。我们更不能节食,因为也会产生类似的结果。我们也不敢锻炼,生怕流产,光想想就能让我血压升高。同时,我们不能压力过大,这对婴儿也不好。即使我们压力过大了,也不能喝酒,或者泡温泉,甚至仰卧放松都不行!


新生儿诞生以后事情也好不到哪儿去。我们几乎从来没和新生儿单独相处过,更别提负责照顾她。有些凭借本能或者育儿书上的知识勉强能完成,但即使这样,我们耳边依然充斥着对于宝宝吃喝拉撒的各种矛盾的建议。大部分育儿书是有经验的人士写的,但有没有人横向比较过各种建议呢?这些建议是否会对于一些孩子有益,而对另一些孩子有害呢?我想要找到答案。


琳达·格迪斯和她的两个宝贝


这本书是我的一次尝试,一次试图突破所有对于怀孕和育儿矛盾意见的尝试。我不是一个医生,所以我并不是想写一本医学建议——不过也许你会发现我在延伸阅读里引用的研究在以后看医生的时候会有用。我想做的是,从林林总总的科学研究和与医生的交流中能挖掘出有用的知识和经验。


首先,你要明白,大部分新闻里讲的研究都是初期的,一部分还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尽管记者有义务写得通俗易懂,但有时候这反而让大众把他们写的东西过于当真。


我丈夫也是一名科学记者,有一次为了他的一篇稿子做精子测量。他被告知不该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大腿上,因为电脑产生的热量会影响他的精子质量。当他问及这个建议的来源时发现,原来是《每日电讯报》引用了他自己的文章。这只是一项很初期的研究,发表在一个小型科学会议上。尽管他在原文中已经非常注意措辞了,但原意依然被扭曲了。


有的时候,建议是给大众群体的,而不是给个人的。比如国际卫生组织发表建议的时候是给全世界所有妇女的,无论她们的经济状况如何。建议她们喂母乳两年,这样能大幅度提高发展中国家婴儿的抗病能力。但这也让西方发达国家的那些由于工作或各种原因不能喂母乳两年的妇女忧虑。这些建议一般是给大众参考的,不会考虑特殊需求。


最后要指出很重要的一点是,科学对很多问题都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尽管科学家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举个例子来说,孕期喝多少酒才安全的问题。我们知道,超过了一定的界限肯定是对孕妇有害的,但是这个界限就变得有些模糊了,研究结果往往是复杂的,不确定的。还有些情况,从理论上讲可能有害,但现实的证据很少而不能明确地得到证明。


当面对这些不确定性的时候,大多数医生和健康组织都会倾向于谨慎的态度,从而列出来长长的孕妇禁食单。你不能因为这个而批判他们,他们不想给出错误的建议而导致悲剧发生。所以我也强烈地赞同,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知道更多的事实,然后权衡利弊,自己做出决定。



但怎样才能从如下这样的新闻大标题中得到自己有用的信息呢——“初育妇女在家里生产会导致婴儿死亡率提高三倍”?


首先要看研究的样本数目。如果少于100个样本,我认为最好把这样的结果当作暂时性的。如果有成百上千的事例,那么结果或许令人信服,不过也要取决于测量的方式。如果是婴儿死亡率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的话,最好有成千上万的样本才能增加其可信度。


不幸的是,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研究的规模只是十几个到几百个样本的规模。如果只有这样的研究证据的话,我会仔细向读者说明。有的时候,很多小研究产生出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倾向于相信综述,因为综述汇集了大量的研究结果,相对客观。Cochrane协作网是一个国家级的研究者网络组织,他们专心于怀孕和育儿方面的研究综述,非常权威。


最后,介绍一下风险和统计。报纸上经常引用研究者的话:做某样事情会提高百分之几的风险。他们一般是指相对风险,和我们真正在乎的绝对风险有很大差别。比如说,你也许听说过,在生产的时候需要借助外界器具帮助的可能性,要求无痛分娩的妇女比没有要求的多42%。但其实,借助外界器具帮助的总概率并不高(大约12%),所以我们实际上说的42%的提高是基于12%的,也就是提高了5个绝对百分点。换句话说,每20个妇女要求无痛分娩的时候,只有一个需要外界器具帮助。


评估风险的时候,值得问自己几个问题。第一,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第二,提高的风险能有多少?最后,如果去做的话,收益又如何?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向父母们陈述科学研究的结果,尽量避免提出矛盾的建议。最后的决定还是要由各位家长自己定夺:能承担多大的风险,什么是对自己的情况最适合的。生儿育女可能是人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不能给自己留下不必要的内疚、焦虑和怀疑。


这也是一场探奇之旅。我现在依然觉得一个卵子和一个精子相遇并触发连锁反应而产生一个独一无二、可爱至极的小家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写这本书让我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那么多惊人的地方,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她。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