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贾樟柯:二胎现象是今年我感受最幽默的一件事情

时间:6年前 (2018-02-25)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467

导读: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今天,贾樟柯监制的《时间去哪儿了》终于上映了,这是一部带我们认真审视时间,遥望自己点滴过去的电影。

这部电影汇集了五个金砖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导演,分别以“时间”为主题创作电影短片,最后汇聚成这部109分钟的故事片。

△《时间去哪儿了》海报

小编在之前的推文里也介绍了这部片子,还记得吗?

(回顾原文,戳链接《时间去哪了》| 贾樟柯:监制100分,导演80分砖国家合拍电影《时间去哪儿了》 | 贾樟柯:“五光十色,一片丹心。”

《时间去哪儿了》用独特的叙事方式生动地展示了五个国家不同的关于时间的故事,五国导演以自己独特的创作表现形式,将人们拉入到一个用时间概念打造的光影梦境中。

文化十分记者专访《时间去哪儿了》监制贾樟柯,和贾科长聊聊“时间”的故事。

△文化十分记者专访贾樟柯

记者:您当时基于什么目的选择了以时间为主题?

贾樟柯: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是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今年在厦门举办,同时六月份要在成都举办金砖国家电影节,这非常吸引我,因为对于欧美电影来说,大家比较熟悉,但是对金砖五国并不是太了解。

△贾樟柯在金砖国家电影节发布会上讲话

我觉得借由这个机会,把另外一种电影的可能性提供给观众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就决定一起来拍一部影片。

那拍什么?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命题作文,而是五国导演一起来寻找一个共同的命题,大家就发挥集体的智慧,最后我们想到了《时间去哪儿了》这个概念。

△《时间去哪儿了》剧照

实际上,金砖五国这五个国家,正好相处的发展阶段是相似的,大家都处在一个快速的发展中,都有很古老的传统文化,但是又遭遇到了现在快速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受到了非常大的改变,这可以说是一个共同的感受。

我们找到“时间”这个主题之后,有点像古人说我们都写一首诗关于月亮,都写一首诗关于雨,关于风。

我觉得它有意思之处就在于共同的生命感受,但是有不同的智慧,不同的生命态度来回应,每部影片都呈现了那个国家独特的一种生命态度。

△有人说,贾樟柯不做导演的话,就是个文人。他在自己的电影手记《贾想1996-2008》一书说写到:对我来说,获得态度比获得形式更为重要。想明白用什么方式拍电影和想明白用什么态度看世界永远不可分开。


记者:您和这几位导演沟通交流的时候,您觉得这几位导演对时间概念的侧重方向有什么不一样吗?

贾樟柯:我们挑选的五位导演其实类型非常不一样,有拍艺术电影的,有拍商业电影的,所以我们是由不同的类型来阐释时间的主题。

你像巴西的导演沃尔特·塞勒斯,他的电影家喻户晓的就是《中央车站》,他得过金熊奖,包括《在路上》、《摩托日记》都是他的经典之作。

△贾樟柯与沃尔特·塞勒斯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98年柏林电影节。那年塞勒斯凭借《中央车站》擒得金熊奖,贾樟柯带着处女作《小武》来到柏林。塞勒斯看了《小武》,两人就此相识。后来,塞勒斯辗转巴西圣保罗、法国巴黎、中国北京、中国山西等地,历时三年拍摄了贾樟柯个人传记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

他的短片《颤抖的大地》主题是通过泥石流的灾害,在重建的过程中,对于时间的理解。

他整个主题的推进其实就是在讲,过去不会消失,因为只要我们有回忆,过去的时间就不会消失,只要我们有爱,我们就会有未来。

△《颤抖的大地》剧照

我们常说时间流逝,但是如果我们情感在,时间就不会流逝,我觉得是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化。

像印度导演班达卡,他在讲最珍贵的是什么?最珍贵的是陪伴,最珍贵的是时间。


在一个同样老龄化很严重的国家,一个小孩子赋予了生命快终结的老人最珍贵的时间,让人们珍视时间。

△《孟买迷雾》剧照

在时间面前,我们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用我们的选择,用我们的生命力,去在时间的场合里改变我们的生活。


总体上来说,我觉得智慧不同,但是都呈现了一种相当豁达的生命态度。


记者:在这五个篇幅里面,您觉得您个人最喜欢的是哪一个片子?

贾樟柯:作为监制我都喜欢,五个都是非常优秀的。

你像南非导演贾梅尔·奎比卡非常让人吃惊,他拍了一个科幻片《重生》,它把它放在上下几千年的场合里面,他在讲人类自我的解放,人类历史的书写,人类秩序的奠定,那么就这样了吗?

△《重生》剧照

我们个人不可以有改变了,他是用科幻的方法来讲人的一种自我的解放,让我蛮震撼的。


你像巴西导演,我觉得最震撼的就是他用20分钟的时间娓娓道来一个故事:《颤抖的大地》。

那个节奏好像是一个长片的节奏,但是他用20分钟,完整地讲了一个故事,完整的讲了一个感受。

△《颤抖的大地》剧照

每部影片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不能横向去比较,因为它的类型太不一样了。


我们这里面有科幻片,我自己的电影是结合了武侠片跟爱情故事,俄罗斯电影是惊悚片的模式,像巴西电影是灾难片的模式,像印度电影是一种亲情歌舞片,那它们结合到一起,你怎么去比较它?

我觉得我们要学会欣赏这五种不同的色彩。

△《时间去哪儿了》海报

记者:那咱们回到您自己的这部作品《逢春》,我也非常好奇,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讲,时间真的是特别宽泛的感觉,但是您却把它放在了二胎政策这一块,您的用意和最初的想法是什么?

为什么以二胎为线索

贾樟柯:因为我觉得二胎现象是今年我感受最幽默的一件事情,国家放开了二胎,焕发了人们的一种生命力想象力。


我有很多朋友都在讨论要不要再生一个,然后大家就开玩笑,我抱不动孩子了,有的人说我工薪阶层就算了,你看买尿不湿要花多少钱。

△《逢春》剧照

这是一个表层的叙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同时时间也有一个能力,就是把曾经的激情,曾经的爱情冲散冲淡。

所以在这部影片里面,通过再生一个小孩的故事,讲一对夫妻,他们在相对被时间冲淡的感情状态里面,怎么样又焕发了一种爱的激情,怎么样唤起了他们重新爱的可能性。

△《逢春》剧照

我觉得是时间的一种双面性,同时也就是我们人在其中怎么样去把握个人的命运。

时间可以赋予你多重选择,这个选择是谁?是你自己。

所以最终我想讲的是人的一种生命力,一种主动、热情处理自己感情生活的一种能力。

△《逢春》剧照

记者:我看《逢春》这个短片时,有一个印象特别深的片断,孩子对母亲说,我的伙伴都去城里上学了,你什么时候让我也去。

我觉得这是当下农村比较严重的现状。您在设计这样一个场景的时候,有没有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心化,尤其是教育领域生源流失严重的问题。

贾樟柯:我是从一个独生子女的孤独感来谈的,因为一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没有兄弟姐妹,同学又都在流失。

为什么二胎政策那么受到大家的欢迎,它是跟过去孩子很大的孤独感有关系,小孩太孤单了,没有同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里面,弟弟妹妹都不太清楚。

△《逢春》剧照

我们面对诸多中国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也需要像电影中这个人物一样,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把时间拿走的东西一点点拿回来,社会的改变也是,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可以去把我们认为需要改变的一点点去改变它。

记者:现在有一个命题就是艺术乡建,让一些在外做得比较成功的人士反哺乡村,您对于这部分城归艺术家反哺乡村有什么看法?

贾樟柯:我是从自然流动的角度想这个问题,最近这两年,我主要精力做的是在老家建一个艺术中心,很快会建成,大概有4000平米的展出空间。有公共图书馆、影院,影院今年就会开业,就在我老家的农村里面。

△16年3月,导演贾樟柯在家乡汾阳宣布,由他与汾阳贾家庄联合发起建造的贾樟柯艺术中心将在汾阳市贾家庄村兴建。图为贾樟柯和妻子赵涛在贾(gǔ)街。

也包括今年10月28日即将开幕的平遥国际电影展,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希望艺术资源能够向小城市、向乡村流动,确实,过去我们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一种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情况。

△ 由贾樟柯发起创立的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定于10月28日到11月4日,在山西平遥古城举办。范冰冰担任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形象大使。

随着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各自的资源再带回去,包括像我本人,我就在汾阳这样一个小县城长大,完全体验过这种文化资源稀缺。

比如说,当时我想考北京电影学院,我在我老家的书店只买到一本关于电影的书。当然今天网络时代,资源丰富了很多,但它还是需要很多有能力的人,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带回去。

像我在老家开了一家餐厅叫“山河故人”的餐厅,里面我们每周会有定期的电影文化沙龙。

△图为贾樟柯投资的电影主题餐厅“山河故人·家厨”餐厅

我相信那些来参加沙龙的孩子,他们是有天赋的,他们是对艺术有信心,有爱好的,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资源接触,来实现自我,实现人生。

我特意把我《山河故人》这部影片,获得所有奖的奖杯都陈列在那个餐厅里,我自己就觉得,当一个孩子他迈步进来参加这个沙龙,看到那些荣誉,他会觉得其实很近,没那么难。你看我们汾阳老乡也可以做到,我也可以。

我觉得力所能及每个人做自己的事情。


进入餐厅,最醒目的位置陈列着电影《山河故人》获得的9座奖杯的原件,其中包括第6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公众奖-最佳欧洲电影奖奖杯,两座金马奖杯(第52届台湾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创剧本奖),以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表演奖奖杯等等。

记者: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是不是能够提高农村美育素养,您觉得这也是乡村复兴的一种途径

贾樟柯:怎么说呢,蔡元培曾经提出来“美育救国,他提出来救国的高度或者是建国我记不清楚了,反正把它作为是民族出路之一。

△近代教育学家蔡元培提出“美育救国”思想,提倡人们“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在革命时代提倡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

确实我觉得艺术它可以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情感更丰富,更敏感,更多的善意,更多仁和,更多的将心比心,我觉得他对民族精神的塑造,确实是有很大的作用。

记者:您觉得短片在高度鲜明的这样一个主题的呈现上面,有什么优势吗?为什么会选择短片这样的形式?

贾樟柯:短片是非常考验编剧导演叙事技巧的形式,因为它需要在十来分钟,20分钟的时间里面完成一个完整的创意。

△2008年,贾樟柯为纪念《周末画报》拍摄12分钟短片《十年》,讲述一个女列车员为爱超越现实的故事。

这对导演的叙事技巧能力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也是看点之一。希望能够激活创意,电影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短片的创作,短片的放映都非常活跃。

监制 | 陈   杰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刘雅晴

编辑 | 潘   婷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 头条 | 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中芭首席演员张剑:民族芭蕾创新发展的践行者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