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牙磨平,猴子怀孕表演,小熊天天训练,取消马戏表演后,它们依然没有散场

时间:6年前 (2018-03-11)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911

导读:

他进一步解释:“虐待是一种仇恨,我们要靠动物表演维生,怎么会恨动物?我觉得只能说是粗暴。”论据是:“你不听话的时候,你妈不可以打你吗?”


文| 龚龙飞 

编辑| 王珊

黄迎志的小黑熊不到一岁就离开了母亲。一年多来,在食物的引诱下,它每天训练4小时,现在已经会“手脚”并用地转呼啦圈、踩平衡木、跳绳、翻单杠、吊环、倒立过双杆、钻铁架。

“没有它不想表演的时候”,驯兽师坚称,“因为一切动作都成了习惯。”

但是刚刚登台表演了几个月,它就失去了观众。

8月底,黄迎志的马戏团场地租赁合同到期,广州动物园不再续租,要叫停动物表演,但黄迎志拒绝撤场。

两年前,广州动物园就开始规划,马戏团所在的动物行为展示馆,未来要将表演笼舍变成开放剧场和展厅,原本表演马戏的舞台将出现保护动物组织导演的儿童话剧,展厅则留给动物摄影,场馆的功能将变成“科普”。

但黄迎志认为,“马戏就是最好的科普!”

僵持不下。9月6日,动物园修起隔离墙,挂出告示,派人看守,劝阻游客靠近购票。黄迎志则打开音响,“不清场次,不限时间,随到随演”的电子广告继续滚动,驯兽师不定时穿上表演服,动物登场,哪怕没有一个观众。

按照黄迎志的说法,累计1300万游客在这个800平米的场馆里观看马戏节目。掌声、孩子们的笑脸,他历历在目,“难道这些欢乐都没有价值吗?”

黄迎志一辈子从事马戏,他的马戏团在这里表演了24年,“现在没有动物园愿意接纳我们,我们是无处可去!”门前的三条路都已经被封,但他还是拒绝撤场。支持者说,他的坚守像是在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马戏,做困兽之斗。

马戏团里还有六十多只动物,挤在后台数十个铁笼中,日日如此。听到笼外声响,在只有一平米左右的水泥房里,小黑熊站起身,脖子上套着一条皮链,抓住铁丝网向外打量。

它们才是真的困兽。

小黑熊准备表演踩滚木,驯兽师将它拎起。摄影:龚龙飞 

刚下过雨,小黑熊听到响动,起身观望。摄影:龚龙飞

“你不让它表演,它还不高兴”

9月9日下午,黄迎志的动物们又一次登台了,观众是四名记者,以及8.5万名观看网络直播的观众。黄迎志要向他们展示“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小黑熊第二个上场,它体型不高,跟在驯兽师后面,先直立身体,绕场一圈,然后伸出前爪开始熟练地旋转呼啦圈,之后是四肢同时转呼啦圈,最后还加上了脖子。

“这个动作人都做不了,难道不精彩吗?”黄迎志有些得意,“不信,你可以试试。”他让人去拿呼啦圈给记者。

讲解员尹东风道破了其中门道:“你拿玉米棒子给它,它就那手来接,然后你上下挥动玉米棒,它也跟着上下挥动,再给它套上呼啦圈,就转起来了,腿和脖子的训练要不断累加。”

随后的节目是鹦鹉投篮、猴子骑车、猩猩打鼓。尹东风强调:“这些都需要不停的训练。”

最后登台的是老虎。从两个钢圈中跳过时,张开的虎口中看不到犬牙。黄迎志先举了俄罗斯马戏团老虎咬死驯兽师的例子,然后对《后窗》解释:“老虎的犬牙没有用,磨一下,更圆润了。”他笑眯眯地说:“虎再大,在我们手里也就是猫。”

动物们白天表演,晚上训练,包括怀孕的母猴,黄迎志补充了一句:“你不让它表演,它还不高兴。”现在,这只母猴已经生下小猴,表演结束后,它回到后台,在铁笼里紧紧抱着小猴,沉默,眼神却慌乱。

马戏团的后台是一个狭窄的扇形,空气腥热,混合着消毒水的味道,地面潮湿,还有动物的粪便,滴着水的铁皮屋顶下,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铁笼层层叠叠分布着。这就是马戏团六十多只动物生活的地方。经过漫长的沟通,黄迎志才同意带来访者到这里。

“大家搞动物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条件,不然你还要怎样?”黄迎志说。动物生活区最深处,过道左边有一个铁笼,水泥地上遍布黄色液体,那是动物终老的地方。

动物们每天按顺序被次第牵出来,排队表演,一轮又一轮,在动物园里持续了24年。

马戏团每天上午9点开演,下午五点半收场,一天六七场,每场20分钟。“我们从1993年开始,就确立了一个标准,要尊重每一个喜欢马戏表演的观众的权利。哪怕只有一个观众,也演,我们的动物都很尽职尽责。”黄迎志说,“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啊。”

但近些年,马戏团在广州动物园里越来越像个异类。

2012年,广州动物园开始有计划的升级转型,目标是建成动物生态化居所。“橱窗式”的笼舍改建成“开放式”笼舍,配置植物,遵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原生态环境。

在川金丝猴馆,茂密的树丛和树枝,加上喷雾、冰块降温,尽可能模拟横断山脉的湿冷气候,以适应川金丝猴的生活习性。在熊馆,一只刚刚从泳池中爬上岸的棕熊,正在梳理毛发,一条近百米的泳道,水质清澈。

“现代动物园的工作内容是科普、科研,异地动物保护,我们希望引导观众了解动物在自然界的生存方式,来达到理解动物,尊重生命的目的。”广州动物园办公室负责人林杏荣对《后窗》说。

也是在2012年,第六次中标的黄迎志与广州动物园签下合同,租期5年,同时将马戏馆改名为“动物行为展示馆”,但在中央位置保留了巨大的“马戏”二字,并标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

谈到改名,黄迎志说:“那是给他们面子”。

他也对一些节目进行了调整,不再追求感官刺激,取消了老虎跳圈时的火焰。

此后,马戏团与动物园相安无事。今年3月,广州动物园提前半年发出租约到期的撤场文书,黄迎志拒收。7月,动物园用EMS快递给黄迎志,黄迎志收下,却没有签字。

采访中,黄迎志多次谈到马戏文化,从宫廷斗鸡到民间传承。2008年,马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迎志认为恰恰是自己对“非遗”的发扬光大。

林杏荣无法认同:“不是所有马戏表演都是非遗,它是有明确表演项目、有文化传承人等等条件要求的,他(黄迎志)让黑猩猩表演,黑猩猩是外来物种,怎么可能是文化遗产呢?”

动物的来源与去向是一个敏感话题。黄迎志表情严肃,说自己有国家一级表演资质,一切动物均来源于武汉的人工繁殖基地,动物出入都有林业局的相关手续,动物老了,有做成标本的,也有专门的焚烧炉。

“杀老动物是不允许的,会犯这行的天条。”黄迎志说。

《后窗》再要细问,他面露怒色:“你这,就是在搞事情!”

黄迎志与一只小猩猩。摄影:龚龙飞

大篷车的黄金时代

和生活在热带城市的中老年人一样,黄迎志穿衣喜欢鲜艳。他留着中分长发,发丝黑亮,很难看出已经60岁了。马戏团里有二十多人,都叫他“团长”,说他仗义,就算表演停止,也照常派发工资,每天付出8000元。

黄迎志的手机上挂着一个玉佩,小动物形状,手机搁在桌上,他总把它摆正。“这叫獾。四十多年前灭绝了。”有一种说法,灭绝是因为味道鲜美。

黄迎志年幼丧父,黄淮流域的安徽广德县有马戏传统,他十几岁开始学习马戏,很快就可以驯狮驯虎。作为江湖艺人,他行事老派,很少上网,喜欢古玩玉器,与员工同吃住,“这是走江湖的规矩”。

行内,他与驯兽大师李正丙兄弟相称,后者来自安徽宿州埇桥“马戏之乡”,一家三代从事马戏行业,被认定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曾让从未接受过训练的山羊一夜之间驮着猴子走起钢丝。

1993年,36岁的安徽广德县马戏团团长黄迎志正在广州东方乐园表演马戏,李正丙找到他,说广州动物园需要一支技艺精湛的马戏团固定表演。

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生活普遍匮乏的1990年代,马戏表演迎来它的黄金时期。1991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形,大熊猫阿巴斯在春晚上的动物表演大获成功,它戴着眼镜,举重、投篮、骑自行车无所不能,画外音不断鼓动观众,掌声一阵阵响起。当时,很多动物园都引进了马戏团表演。2000年后,马戏表演更是进入高峰。黄迎志判断,超过1000家马戏团在全国各地流动演出,每家每年至少表演500场。

能进入国有动物园里表演,不再过风餐露宿的生活,“这是人们都向往的地方”,黄迎志没签合同,就带着人和动物来了。

至于更久远的大篷车岁月,黄迎志已经不愿多谈。在40多岁的马戏团驯兽师陈勇记忆里,“大篷车岁月”并不浪漫,是不堪回首的。陈勇15岁,就因家贫进入马戏团,那是一个20多人的小团,一般在一个地方就待两三天,没完没了的就是搬运和架设。“手指粗的钢筋做成的大铁笼,里面关着一只四五百斤的老虎,至少要8个人抬”。在西北干旱地区表演时,水经常不够喝,他们让动物先喝,“毕竟我们还指望它们挣钱啊”。

陈勇觉得自己在1990年代来了广州,跟了黄迎志,和同行比起来已经很幸运了。

当时的财政吃力,广州动物园自负盈亏,非常依赖马戏表演和园中园售票。黄迎志回忆,广州动物园原本有一支自己的队伍,但朝九晚五,训练动物的时间很少,10年也就挣了100多万。

一张马戏门票3元,黄迎志说他们进入广州动物园的当年,马戏团就收获130万元,与动物园五五分成。第二年,动物园取消了三个园中园。

马戏团门前的几株小叶榕就是那时种下的,供游客等待时乘凉。树下的长椅坐过许多焦急的儿童。为节省检票时间,黄迎志招了四名检票员,表演时间也从最初的半个小时,缩减到20分钟。他说,因为盈利丰厚,还曾有动物园的售票员伪造马戏团盖章,出售假票牟利。

“当时是我们养活了大家!怎么就过河拆桥了呢?”黄迎志愤愤不平。“我年轻的时候是他们请来的,为什么现在要没有尊严的走?”

广州动物园马戏团的一场普通演出。图片来源网络

谁在虐待动物

2010年,广州学生杜秋怡第一次走进动物园,原本很兴奋的她发现马戏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当天观众很多,印象深刻的是一条白色的松鼠狗表演踩篮球,整个过程中,小狗都用恐惧的眼神望着年轻的女驯兽师。

表演中途,小狗从球面上滑下来,观众席发出一片笑声。这个节目就结束了。

杜秋怡的位置刚好能看到他们走进后台,女驯兽师抬起手作出要打小狗的姿势,小狗一脸惊慌,夹着尾巴逃跑。

杜秋怡养过狗,她知道那种眼神是因为恐惧。她没等表演结束就走了,觉得这种表演向公众表达了一种残忍。

她未再踏入广州动物园一步。“那条白色小狗后来过得怎么样,其实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正是在那一年,国家林业局发布通知,要求立即停止虐待性表演。随后,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要求立即清理整顿住建部所管辖的动物园和公园的各类动物表演项目,自意见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公园要立即停止所有动物表演项目。3年后,住建部又发布了《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动物园“严禁动物表演”。

在公益组织“拯救动物表演项目”负责人胡春梅看来,近年来,城市动物园里马戏表演的现象的确有所减少,然而,他们今年对31个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的动物园进行统计,仅有45%的动物园停止了动物表演,55%的动物园依旧有不同程度的动物表演活动。

但马戏行业已经明显受到了冲击。2012年,“马戏大王”于金生对媒体宣布,他已经欠款1000多万元,裁员四分之三。最辉煌的时候,他的马戏团有4只大象,20只老虎,30多只狮子,30多只狗熊,100多匹马,近400名驯兽师,曾在北京工体参演了著名歌剧《阿依达》,观众超过5万人,轰动京城。

2014年,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在全国率先叫停动物表演。被叫停的马戏团团长是讲解员尹东风的姐夫。“命令来了,啥都没用,刚投了七百多万也打了水漂。”尹东风说。所以面对广州动物园的驱逐,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黄迎志则有选择地让媒体传播他的观点。他不认同马戏表演是虐待动物。“我待它们不薄啊,他们都吃着胡萝卜、苹果、香蕉、还有金施尔康补充维生素,老了的动物还能(喝)煲汤,因为他们没牙了,我们叫这空投营养。”他坐在马戏团门前的小叶榕树下,理直气壮。

他进一步解释:“虐待是一种仇恨,我们要靠动物表演维生,怎么会恨动物?我觉得只能说是粗暴。”论据是:“你不听话的时候,你妈不可以打你吗?”

在黄迎志的认知中,让马戏团里各类动物生存恶化的,正是马戏的式微。“这些年,全国最少消失了几百个马戏团。很多人无法表演就回家养动物,老虎好养吗?我们行业内都清楚,你以为湛江公开杀的老虎从哪里来的?”

2014年,广东警方通报破获 “湛江杀虎事件”:当地收购老虎的团伙将老虎电死后,按不同部位售卖,一头老虎卖到20万到30万元。当时的媒体报道中提及老虎来源,只交代是安徽、河南一带,再无下文。而安徽、河南一带,正是马戏文化的兴盛之地。

“查来查去,不就是马戏团出去的老虎么,我们都心知肚明,最后也只能法不责众,不了了之。”黄迎志说。

表演结束后,母猴与小猴依偎在一起。摄影:龚龙飞

政治正确

黄迎志和广州动物园发生冲突半个月后,2017年9月13日,动物表演界的先驱、37岁的熊猫阿巴斯逝世。有网站将它当年动物表演的视频挂在网站上,评论区除了缅怀,就是一片杜绝动物表演之声。

杜绝动物表演如今已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华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博士黄志宏告诉《后窗》:“20年前,人们还喜欢看动物穿着衣服模仿人,但随着媒体在动物保护上的推广,社会整体的进步,人们的认知和追求进入了更深的层次。根据人类的行为喜好来驯化动物的方式显然是自私狭隘的,已经不为部分人所接受,这是一种潮流和趋势。展示动物的自然天性和行为,普及大自然的知识,引导人尊重生命和差异,保护环境,这才是动物园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1970年代,广州动物园内,一只名为“八宝”的亚洲象和参观者互动。图片由广州动物园提供

据媒体报道,全世界目前已有36个国家、389个城市禁止或限制动物表演。在英国,还曾有成千上万名儿童投入了“拒绝‘邪恶马戏’”运动。

2016年5月21日,美国玲玲马戏团在纽约长岛举行了谢幕表演,虽为世界知名的三大马戏团之一,还是无法抵挡因为公众审美转变而导致上座率低,以及动物保护法律带来的制裁,不得不结束146年运营历史。相关报道认为,为了经济利益而强迫动物表演,已不再是这个时代文明所接纳的方式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物保护组织的志愿者来黄迎志的马戏团门口“找麻烦”,他们在路口游说游客,尊重动物,拒绝马戏。

对于公众排斥马戏表演这一点,黄迎志并不认同:“马戏是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前途无量,会越来越值钱!”他认为以保护动物之名,杜绝马戏表演,这种“政治正确”的风气对马戏行业而言,是灭顶之灾。

“他们就是欺负外地人,动物园水族馆的海豚表演又停止了吗?哪里有公平?”黄迎志说。

《后窗》就此事向广州动物园管理中心求证,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

媒体关于他的报道,黄迎志并不在意。但听说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也报道后,他来了精神,向前来采访的记者打听细节。记者将节目里主持人的原话打成字通过微信发给他:

“黄迎志似乎忽略了公众对待动物的态度,已经完成了从它们的技巧表演中取乐到愿意与它们平等相处的转变。”

他回复了三个字:“看不懂。”

“还要像条狗一样被赶走吗?”

网络直播时,谈到马戏的式微,黄迎志淌了眼泪。结束后,他又问:“刚才的直播里哭的那段能不能删掉?”他带着哭腔说:“我在别人眼中都是很强硬的,不想让别人看起来像个软蛋。”

他知道根据合同,如果走法律途径,自己必输无疑。但他认为要追求“公平正义”。9月底,他打算与李正丙等民间艺人前往北京,去文化部非遗司表达行业诉求,“这不是上访,就是希望给个公正的说法”。

他对“公正”二字有些敏感。1960年,黄迎志3岁,父亲在饥饿中过世。父亲生前曾告诉他自己是地下党员,因为上下线在战乱年代失踪死亡,身份成了谜,到死,组织也没有承认。

父亲死前告诉家人,要相信公道会来。黄迎志由叔叔养大,叔叔是个军人,从淮海战役一直打到抗美援朝,“叔叔在过世前来过这里,对我们的事业很满意。”

马戏团的驯兽师大多学历低,家庭贫困。史料中,马戏被称为是频繁的灾难创造的杰作。“马戏之乡”安徽埇桥是军事要塞,是名副其实的“百战道”。加上黄淮流域十年九涝,不时的瘟疫,常常让当地万户萧疏,人们出于本能的生存意识,一是多生孩子,二是出门乞讨。在乞讨的路上,创造了马戏、魔术、杂技,以及评书、大鼓、琴书皮影、洋片等等“辛酸文化”。

如今,大篷车式的表演已不被允许。马戏团谢幕后,如果没有动物园愿意接收,驯兽师只能回到家乡。

黄迎志也有带团回家的想法。他在老家安徽广德县申请了一个国家生态园项目,尚未结果,但他向《后窗》描述了想象中生态园的样子,“老家的竹子非常美,竹林里种兰草。竹林中还有我们巨大的表演场馆,场馆的后面是一个更巨大的扇形建筑,我们非常科学地安排动物的训练区和生活区,干净,通畅,任何动物随时都可以上到台前。”

但在此之前,他想有尊严地离场,而不是现在这样任人驱遣。“我一生流浪,到了现在,还要像条狗一样被赶走吗?”他不断重复这句话。

来源:搜狐号后窗出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10W+评职称 | 薛之谦 | 中医“洗脑”

为母申冤 | 天才程序员 | 征婚网站

湖州死猪 | 敦刻尔克 | 广东洋垃圾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