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打七:备孕七第七天(中)

时间:6年前 (2018-02-13)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1,018

导读:

微打七加持文



开展微打七请联系演丹天霞:Z869585


事实引证 


因果关系非常复杂,我们凡夫俗子怎能知道呢?人事的发生,有的似乎是凶险的,而实际是幸福的;有的呢,似乎是可喜可庆的,而实际上,是可悲可吊的;有的似乎是可悲可吊的,而实际却是可喜可庆的。祸福是互相倚伏着的,得失没有一定的啊!我现在将史册的记载,和耳闻目见的事实,写述几则,来说明祸福休咎的微妙。我们明白了因果之后,自然就能达观了。


遭劫未必是祸


《净土圣贤录》载:吴毛是青阳吴姓的仆人,平时持斋念佛,同时修行种种善事。一次,当左良玉的兵,渡江的时候,吴氏合家都避去了,只留他一人在家看守。兵来了,很不幸,他被击中七枪,死了。等到主人回家,吴毛又苏醒过来,对主人说道:‘我因为宿世的恶业,应当受七次的猪身;因为今生斋戒念佛,得以七枪散冤。现在佛来接引,往生西方去了!’说完话,就合掌而逝。这事是在清顺治元年。


学文解读


如果吴毛当时被枪打了之后,过一会儿自己往生了,那别人有可能就会说,你看,念佛人,还挨枪呢,哼!其实,这是不了解因果的复杂性。因果非常复杂!一定要坚信佛法!坚信佛!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学佛,一定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无论是我们学佛以后得到了什么样的恶果、善果,这一定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佛已经帮我们把最难度过的日子化解了、消除了,一定是这样的!所以,一定要坚持修行,不要放弃!


丧子未必是凶】


 梁敬叔先生说:“常州有个人,叫做甘学究,他以教书为生。当他的儿子仅三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忽然死了。他只有带着他的儿子,到他教书的学堂里去抚养。到这个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呢,就教他识字读书。


这个孩子倒很聪明,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四书五经都读得烂熟,也可以做教书先生了。每年父子二人教书的收入,凑合起来有四、五十金呢,除去生活费用之外,还可以稍稍积蓄一些。后来甘学究就预备为他的儿子娶个媳妇。当他们正要举行订婚礼的时候,他的儿子忽然生起大病来,病情非常危急。


在病中,他狂喊着他父亲的名字。甘学究惊惶失措答应着说:“我在这里呢!我在这里呢!你有什么事吗?”他的儿子惊狂地说道:“你前生和我合伙做生意,欠我二百余金。某事除去若干,某事除去若干以后,现在应还我五千三百文。快快还我!还了我,我就去了!”说完了话呢,就气绝而死了。


这真是世俗的所谓说“讨债”的了。但凡年幼夭折的儿女,多因讨债而来。不过像甘学究的儿子,能够清楚说出来的,十个之中没有一两个呀!世间一般做父母的不明因果,反为这种讨债的子女悲伤哭泣,不是很可笑吗?”


印光大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生儿子,大概有四种原因:一种是报恩,一种是报怨,一种是还债,还有一种是讨债。”


报恩是说:因为父母对于儿子过去世有恩惠,为了报恩,就来做他们的儿子。所以服劳奉养,生事死葬,都称父母的心意。世上的孝子贤孙,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报怨是说:因为父母对于儿子过去世有亏欠的地方,为了报怨,就来做他们的儿子。所以怨恨小的,就忤逆父母;大的呢,甚至为非做歹,闯下大祸,害及父母。做父母的,活着的时候,不能得到儿子的奉养;等到死了,还因为儿子的不争气,带着羞耻到九泉去。这是报怨的一种。


还债是说:因为儿子在过去世欠父母的资财,为了偿债,就来做他们的儿子。倘若债欠得多的,父母就终身由他奉养;若是欠得少的,就不免半路死去。像读书才得了些功名而丧命的,做生意才得了些财利而身死的,都属于这类。


讨债是说:因为父母在过去世欠儿子的资财,为了讨债,就来做他们的儿子。小的债,不过损失些学费呀聘金之类的;等到债还清了,父母虽想希望他成事立业,而他却忽然夭亡,再也不留片刻。若是大的债,那做父母的损失,可就不止如此,必定要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啊!


这种报恩报怨的因果关系,不唯独子女是这样,就是夫妻也是这样的。总之,眷属聚会,无非恩仇报复。假如能够互相感化,大家念佛修行,同归极乐净土,那么恩仇眷属化为菩提眷属,就完美到极点了。


学文解读


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这四种关系,其实就是我们过去世造作的善业恶业不同,结下的善缘恶缘不同。从根本上说,还是因果的力量啊!如果我们过去善业多,积累的德行深厚,那么我们就很可能感召到好孩子;如果我们过去世作恶太多,那么很有可能无子,即使我们有儿子,那也有可能是来讨债的、报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做善事,结善缘,积累厚德,这样才能感召到好孩子来跟我们结缘。


我们再来看几个事例


病痊未必可喜


明月笔记:浙江上虞蒲湾这个地方,有个人叫钟秀峰。当他年纪四十多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秀峰很疼爱他。那孩子长到十岁的时候,生病很危险,秀峰夫妇哭泣着到神祠里去祷告。在夜里梦着一个神对他说道:“你的儿子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哪会就死去啊!”醒来之后,他非常欣慰。后来儿子果然病好了。


但是,等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啊,挥霍放荡,忤逆父母,无所不为。钟家便被他这样破败了,秀峰夫妇也最终饿死了。这就应验着神梦所说:“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的预示,我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是来讨债的。


谋事得成未必可庆


在浙江绍兴,有一位黄大动君,他失业以后,每天待在家里,有一次,去求他的老师给他介绍一个职业。他的老师推荐他到某军的司令部,担任秘书。他到那里去任职,还不到一个月,两军就开战了,他所属的军队被打败了。黄君侥幸在枪林弹雨中逃生,可是随身物品都丢失了。他身无分文,沿途借贷,受尽千辛万苦,总算憔悴而返。他的老师见他这样狼狈地回来,对他说:“唉,谋事得成,未必可庆啊!这件事把你给害了!”


谋事不成未必可悲


在吴县,有一个人叫王玉如君,他住在上海的时候呢,想谋一个轮船司账的职位。因为谋这个位子的人非常的多,玉如担心事情不成,来同我商量。我就劝他念观世音菩萨。玉如就听我的话,早晚持诵,可是结果呢,事情还是不成;玉如于是就怀疑菩萨无灵。我对他说:‘目光要放得远大些,不应该以一时的得失,就怪菩萨无灵。菩萨是不会辜负你的!’


过了两月,这条船被风浪沉没在大西洋里,里面的人都落水溺死,没有一个幸免。不幸的消息传到上海来的时候,玉如跳跃着向我来说:“这真是菩萨保佑我呢!如果我从前所谋的职位成就的话,我也早就葬身海底了。”


我们在世间中,遇到的一切灾殃苦患,不如意事,都是从恶业招致得来的;一切福禄寿康吉庆,都是从善业中获得的。今世所享受的,是前世所作的果;而今生所造作的,又为来世苦乐的因。所以,作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作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所以戒杀放生得长寿少病报,廉洁布施得权威厚报,贞节得夫妻贤淑报,偷盗得贫穷耗财报。相反的方面也就可类推而知了。


学文解读


现在,我们有的人钱很多,甚至是亿万富翁;有的人钱很少,甚至要到街上去要,去乞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是偷盗的果报。我们想多多得到,就去偷盗,结果却是越偷越没有。如果我们想得到的钱多、福德多,那我们就要坚持五戒十善,就要去为别人做好事、为别人服务、去布施,这样,钱就会越来越多。


一定要懂得因果报应的原理,我们不懂得这个原理,就会随着世俗随波逐流了,越来越难,越做越不愉快。现在,我们做恶太多,这些恶业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很少有快乐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间做的都是恶业,工作中,天天就琢磨着怎么挣钱,互相怎么勾心斗角,就不快乐,所以呀,这都是因果呀。


原文


善恶业报都是自作自受,因果的道理非常精微,虽然极其错综复杂,可是乘除消长,是绝不会错乱的。如果我们能够改过为善,诵经念佛,就能使善业日日增长,恶业日日消除。要得到幸福,远离祸患,是不需要我们祈祷的,就能够自然实现的。


学文解读


很多人刚开始学佛就琢磨:工作不好怎么求地藏菩萨;或者是求地藏菩萨,怎么给我们选个好伴侣,都是这些。这里边讲了,这一切都是因果。都是自己因果力量的表现、延续而已。但是,我们学佛了,懂得改过为善了,现在我们拜忏、诵经、念佛了,懂得不吃肉了,知道遵守五戒十善,善业日日增长,那么,恶业一定是日日消除了。


佛是平等的、圆满的、全面的,我们修好了,业障消除了,有可能如意伴侣也找到了,工作也找到了,钱也有了,什么都好了。所以我们就建议大家老老实实地修行,我们不用求,你真正按照佛教诲的去做,其实,佛全在管我们的。


就好像父母对待孩子,绝不会说只要你能吃饱、吃好就行了,冻着了也不管,父母一定是全方位的保护。佛菩萨对我们众生也是这样的,不用去单独地求某件事,老老实实地依照佛的教诲去做,慢慢地坚持,一定是全方位得到好处、消除业障。


原文


不过,我们前世所作的业因,千差万别,所以,善恶果报不能以一世的行动来下判断。假如行善而仍旧穷困,那是因为他前世的恶业比较重;正因为这一世行善,已经消去了殃祸,而使他清安了。否则,还不止受这样的苦难。可是,来生的福泽,也已经种因在这里头了。


有的人为非作歹,而现在仍旧得到安乐享受,那是他前世的福泽深厚。因为他作恶的缘故,他所应得到的福禄,已经被他自己损耗了;否则,富贵尊荣还不只这地步。可是,来世的祸患沉沦,也已经种因在这里头了。


况且,世事变幻没有一定,一时的苦乐不足为祸患的定论。 


“作恶必灭!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因果定律是分毫不会错误的!


印光大师说:“作恶而得到幸福的,是过去世善因栽培得深;假如不作恶,那幸福必定更大。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曾立即受到冻饿,那是因为他的遗产丰厚;倘使天天这样浪费,即使他有百万家财,不到几年,也就要家破人亡,不可收拾了。”


“得善而遇到灾殃,是过去世罪业造得深;假使不行善,所得灾殃就更大。譬如犯重罪的人,在没有行刑之前,立了一些小功;因为功小的缘故,罪业不能完全赦免,可是总能改重为轻。倘能日日立功,因为功积得多而且大的缘故,罪就可以获得完全赦免,重复封侯拜相,世袭爵位,与国同休了。”


今生的善恶影响今生的祸福,这叫做花报。今生的善恶决定来生的苦乐,叫做果报,也叫做业命。今生花报的影响来得轻,今生所受前世已成熟的果报业力比较强;所以只有大善大恶的人,才能转变今生的业命,因为他们的心力比他们的业力还强。


普通的人就不能超出业命的范围,因为他们的心力敌不过强大的业力。世人往往略行小散善,就痴心妄想地要获得转移业命的效果,不是很荒谬吗?所以那一碰着逆境而退失修善心,以及希求不能达到目的而心生退悔的人们,都是因为他们修省改过的功夫还未能做到。这种人怎能挽回定业呢?我们应该自省一下呀!


学文解读


我们现在太多的学佛人改变不了命运。这里边讲得很清楚,我们学佛稍微做小善,或者呢,一边做善事,脑子里边还想着得到好处,这样行善往往都是伪善;真正发一点心,做点真实的事,往往这个心刚做完,又退失了。让自己的心,真正地为别人服务,根本做不到!所以,我们这个心力,影响不了我们过去的业力,转动不了自己命运的这个轮子。


原文


众生心力的光非常微弱,不容易消灭黑暗的业力;现在和佛菩萨光明无量的心光接触,就能增强我们心力的光,足以消灭我们黑暗的业力。然而,还须看各人归向佛菩萨的心力强弱程度怎样,而决定其减轻苦报的分数。


譬如五瓦的电灯泡,必定发五瓦的光明;五十瓦的电灯泡,必定发五十瓦的光明。因为光度强弱不同,黑暗的减退也就随之有异。所谓心光,本来是人人都有的,只因各人被业力所蒙蔽的程度有差别,所以所显现的就各不相同了。


学文解读


这一段讲的就是我们拜忏功夫强弱,最后表现出来的受益程度不同。为什么不同呢?因为心力不同,我们的心的力量。怎么能够把我们的心光点亮呢?靠两个方面:一个是真诚心。我们的真诚心有多少,就能够和佛菩萨感通多少,就能够把我们的心光点亮多少。另外一个是和我们修行的量有关系。我们修得多了,和佛菩萨接触得多了,心光逐渐就亮了,光明了,逐渐地保持下来了。


我们二十四小时用佛的光明,把自己身心照耀下来。我们自己的心光是非常微弱的,所以,现在我们只能求佛菩萨!佛菩萨就是电源,我们诵经、拜忏、念佛就把插销插上了,就开始充电了,就这个原理。所以我们每天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把修行佛法贯穿到每天的二十四小时里。


白天,我们有工作、有学习、有家庭,不要紧,空余时间,我们就用来拜忏、诵经。工作、家庭,我们需要照顾,我们就可以心里默默念佛,把我们醒的这段时间,用佛光全部地照耀下来,修行下来,保持下来。如果我们坚持这一辈子,那你自己的心那就不是电灯了,那就是原子弹了,发出的光明是巨大无比的。





参与日行一善积累福报:布施立像,光明机请扫码!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